•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扫一扫
广东高校

年轻与才华的碰撞——记优秀专业技能大学生余晓鹏

时间:2016年06月01日 信息来源: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2013年,余晓鹏踏进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的大门,开启了他崭新的大学生活。一个人要经历怎样的成长蜕变,才能自由翱翔于长空?看着余晓鹏,我们似乎找到了答案。

箐箐校园里,拥有阳光帅气的相貌,1米84的傲人身高,掌握一门精湛的技术活儿,这样一个在别人看来无可挑剔的男生,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 2013级应用电子技术专业1班的余晓鹏。

提起余晓鹏,身边的老师朋友毫不吝啬地称赞:专业技术高手,健谈、大方、帅气。虽然处在一个看脸的时代,然而,比起外形带来的优势,余晓鹏在专业领域所创造的成果更让人心悦诚服。

 

勤学肯干是学习的正确打开方式

回忆起高中时期,余晓鹏说,他对电子本身存在很浓厚的兴趣,电学也学得很好,平时自己会DIY电子小制作,在家里把小电器拆开再修好。“以前家里的风扇坏了都靠自己修”,他略带神气地说到。所以,步入一切皆有可能的大学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电子专业。相比以前,他认为自己在大学校园里收获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能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维修技能并进行技术研发。

余晓鹏说,自己不仅仅局限于学习专业知识,但凡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他都会主动去学习,甚至会强迫自己接触有用的知识。空闲时间,他学会了网络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并且在新闻中心里学会了视频后期剪辑。余晓鹏要求自己每天七点起床去学习,他也确实做到了。他认为,在大学三年里所学的知识仍然是不够的,真正想要融入这个行业,还要继续钻研。

只能说,一个自律且好学的男生,他未来的创造力我们难以预估。

与新闻中心小伙伴一起

 

选择与放弃都是内心的坦白

许多大三的学生都在校外实习工作了,但是余晓鹏仍然在精心准备着接下来的比赛。三年时间,他参加过大大小小的比赛,这些经历足以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履历表。在很多人看来,他的大学不是在比赛,就是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日前,余晓鹏正在准备电子产品芯片级检测维修与数据恢复比赛。事实上,去年他已经在招聘会上找到了一份相当满意的实习工作,月薪五千,工作六个半小时,准备年后正式上班。指导老师和院长给他做思想工作,劝他发挥自己的能力去参加比赛,慎重考虑之后,余晓鹏放弃了实习岗位。

对于比赛,他的原则很明确,“既然选择了参加比赛,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到最好!”这也是余晓鹏在采访中多次提到的话。他的赛事经历丰富,每一次比赛他都全力以赴,精心准备。他参加的大型比赛TOP3,一是广东省嵌入式产品开发比赛;二是201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所在的团队获得了国家一等奖和省级一等奖,增添了我校光辉历史的一笔;第三个正是目前所准备的电子产品芯片级检测维修与数据恢复比赛。

为了准备此次比赛,他每天上午八点起床后就去培训,下午五点再回来洗澡吃饭,之后又要赶回去学习,直到晚上十点才结束一天的任务。相比在校上课的时间,他现在的状态更加忙碌。他说,其实在学校上课并不是最累的,会有午休的时间。“但现在每天都要工作,反倒没有自己的休息时间了。” 

 

比赛经历,难以磨灭

采访过程中,余晓鹏跟记者分享了一次难忘的比赛经历。2015年,他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当时规定的时间仅有四天三夜,所有人的休息时间不到十个小时,过程非常辛苦。值得高兴的是,比赛获得了省级一等奖的荣誉,最终进入国家级比赛。国赛在杭州举行,比赛要求在20分钟内完成电路恢复。因为作品是从学校带到比赛现场,火车途中难免磕磕碰碰,所以需要恢复电路。比赛的前18分钟,作品一直存在问题。直到最后的关键2分钟,他冷静想想,猜测是现场光线太强造成的影响,于是立即让裁判把窗帘拉上,把灯光减弱,电路终于实现了全部功能。提起这件事时,他还心有余悸地说当时很庆幸,在焦虑的状态下,要是没有当时自己的冷静,很可能就错失了这个机会了。

余晓鹏一直很珍惜每次比赛的机会。他认为技能竞赛既可以检验自己真正学到了多少知识,又能强化专业能力,还能了解探索新知识、新技术。每一次的竞技比拼,都让他获益良多。 

 

憧憬未来,活在当下

就个人来说,余晓鹏的大学没有把时间花在玩游戏中,但是也并没有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面。他喜欢交朋友,平时爱好打篮球。他还参加了学校201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负责义务维修。他自信地肯定自己的大学生活,“因为我把三年的时间利用得非常好。”

作为一个潮汕男生,他希望未来能够回到家乡南澳岛发展。“我想,等南澳大桥通了以后,南澳岛有很多机会的。那里环境好、生活好,晚上可以喝喝茶、喝喝酒。” 对于未来,他选择在电子行业里继续奋斗与燃烧。“目前来说,我所从事的行业还是对我比较有利的。”

别人的路是参考,不是标准。余晓鹏用最有说服力的行动在大学里拼搏,他用自身证明,大学三年的收获成长并不只是一张薄薄的证书所能概括,它需要投入热情,积极付出,坚定信念,勤学苦练方能获得。“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年轻的胸膛中,掷地有声。

编辑/杨伟勇

上一篇:我校代表队获得“4G全网建设技术”赛项全国二等奖
下一篇:我校特聘教授骆文冠率美术创作高研班师生携手社会热心人士开展“六一”关爱活动
(作者:佚名 编辑: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