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扫一扫
广东高校

“深大讲坛”第五十四讲作者死了吗?

时间:2016年06月16日 信息来源:不详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6月14日上午,“深大讲坛”第五十四讲在图书馆南馆报告厅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江为荔园师生带来了题为“作者死了吗”的学术报告。我校副校长李凤亮出席了本次讲座。
  当代西方文艺学理论自20世纪俄国形式主义兴起,经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传统文学理论中作者与文本的关系被彻底颠覆。新批评的“意图谬误”、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到福柯的“什么是作者”一条线索下来,文本被视为纯粹的悬浮的词与物,作者与文本之间的关系被阻断,这种观点成为学术界主流。张江从三个方面对这种观点进行了解析和反驳。首先,他认为“文本是书写者的文本”。文本是书写者的创造物,是书写者生产了文本,使文本以“有”和“存在”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成为一个不能否认的物质存在。从历时传承意义上说,文本为书写者所有,毋庸置疑,《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创造物,这是无可争议的。从现代版权意义上说,社会必须承认作者对文本的所有权。文本是作者的对象化,是物化的作者,是作者实现自己、存留自己的方式和手段。文本的制造者只能是作者,作者永远不死。第二,张江从书写者的身份认同方面对作者是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自我的存在与消失,主体的肯定与否定,是当代文化与哲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这正说明了人们寻找自我、叩问自我、突出和强化自我的努力,没有人愿意放弃自我,作者也是同样不愿意放弃自我的。那些强调作者已死的理论家如福柯,他的《疯癫与文明》《规训与惩罚》也是在写作中不断表达自我、用书写证明自己的,在书写和实践中寻找和实现自己的身份认同。如果这些文本中没有了福柯,文本也就失去了意义。因而可以说福柯就是文本,文本不死,福柯不死。最后,张江分析了“作者已死”的观点为什么会成为学术界的主流。在文学批评领域,先后出现了以作者、文本、读者为中心的批评理论,如今,理论成为文艺批评的中心和文本阐释的唯一根据。因此,理论想要达到目的,只有强制阐释文本,一切文本阐释都以理论为中心,这种强制阐释,背离文本话语,消解文学指征,在立场和模式对文本和文学做符合论者主观意图和结论的阐释,这恰恰西方文艺批评理论要作者死去的核心动因。
  张江认为,“作者已死”的观点实际上就是强制阐释的需要,这种强制阐释是一种文学批评的话语霸权,是对文本的阉割和挤压。他提出文艺批评不能照搬西方理论,要说“中国话”,说中国人自己的理论,做有思想的学问,回归文学实践和文学文本。
  (宣传部)

上一篇:深圳大学举行预备役连总结表彰暨新兵授衔大会
下一篇:我校聘请周晓林薛贵两位教授为访问教授
(作者:佚名 编辑:深圳大学)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