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交叉学科论坛第一期——
院士专家纵论智慧城市:技术、人文与实践
12月7日晚,由深圳大学、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空间信息智能感知与服务深圳市重点实验室、科学技术部、社会科学部承办,以“智慧城市:技术,人文与实践”为主题的交叉学科论坛在我校国际会议厅举行。我校校长李清泉、高等研究院院长韩志超教授、郭仁忠院士、王雄教授、萧世伦教授、钟若愚教授、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徐明副总经理均出席了本次论坛,并作精彩报告。
李清泉在致辞中表示当今科技的发展大部分已经从单一学科的发展向多学科交叉推进,许多问题的研究也需要多学科的参与,深圳大学组织交叉论坛,发挥了深大多学科的综合优势,也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碰撞提供平台。李清泉介绍了深大目前在交叉学科上的成果,他希望通过交叉论坛,为不同学科的老师和同学创造一个平台和机会,能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和碰撞,取得最终的研究成果。
深圳大学交叉论坛立足深圳大学、立足创业之都深圳,搭建政产学研用一体的交流平台,汇聚深圳的各界精英,搭建科技探讨、政策研讨和学术交流的平台,促进政府、高校、企业以及金融界之间的交流对接,让学生接触最前沿的科技创新创业话题,让研究者了解业界动态与需求,让业界了解研究前沿进展,让资本推动科技进步。交叉论坛将针对人工智能、时空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智能驾驶、机器人、3D打印、智能制造与工业4.0、智慧城市、VR/AR与行业结合、互联网金融、量化投资、高频交易、在线教育、智能医疗、数学物理、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物理化学与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信息学、环境与健康、数理与经济、数字传媒、计算传播、新媒体、人工智能与艺术创作等等交叉领域的议题。交叉论坛每期确定一个主题,邀请校内外不同领域专家,不定期开展跨界的交流、研讨,促进交叉学科政企产学研各界碰撞与合作。
第一期交叉论坛邀请到李清泉校长、郭仁忠院士、萧世伦教授、钟若愚教授、徐明副总经理、韩志超院长等嘉宾,就时空大数据的研究前沿进展、智慧城市的建设实践与智慧城市发展中的经济社会效益与人文反思来深入探讨。
王雄做了题为“智慧城市整体技术构架简介”的报告。他表示,技术的变革都源于科学的变革。智慧城市是城镇化进程的下一个阶段,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大数据时代下的智慧城市就是运用心机技术手段,更好地进行社会治理,这就需要智慧城市整体技术构架的支持。
萧世伦做了题为“大数据+科技=智慧城市?”的报告,他从人文的角度提出三个疑问。一是“谁的智慧?”:智慧城市是建立谁的标准上,智慧的标准应该如何度量?二是“智慧或控制?”:当科技和数据的结合实现优化生活中的各方面,人是变得更智慧还是受控于科技与数据?三是“数据或隐私?”:大数据的代价是牺牲隐私,关键是谁拥有数据以及数据如何被使用,谁来决定两者的平衡?他希望能从“让城市更智慧,让生活更美好”变为“让生活更智慧,让城市更美好”,前者由科技实践,后者则以人文出发。
钟若愚做了题为“基于移动大数据的深圳时点人口研究——大数据在人口管理与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的报告。他指出,时点人口与其他口径人口概念存在差异,其他口径人口存在数据落后,各统计局数据有较大出入等特点,而基于移动大数据的深圳时点人口研究,能及时准确反映深圳市时点人口及其动态变化,这是对现有官方口径的有益补充,对深圳市人口管理与公共服务提供了指导。并在随后报告中介绍大数据在人口管理与公共服务领域的延伸应用。
徐明做了题为“新型智慧城市的实践与思考”的报告。徐明对智慧城市的三个关键因素做了进一步思考,举出智慧城市2.0和3.0的实践事例,并指出新型智慧城市的具体落地途径。他说,智慧城市的建设,不仅是我们的统一共识,而且被列入国家的顶层设计战略。
论坛期间,专家们围绕智慧城市的建设进行自由讨论。李清泉指出,根据中国现实和高等教育趋势,人才的培养需要瞄准社会发展需要,深大将在2017年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做到现实与高等教育融合,实现“专通融合”。
(宣传部)
下一篇::我校副校长黎军应邀出席2016大学校长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