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系统  
首页 >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 浏览文章

师德师风专题南方日报中山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主任付林不忘初心躬身行 亦师亦友常相伴

(编辑: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日期:2016年11月18日 浏览: 加入收藏 )

不忘初心躬身行 亦师亦友常相伴

中山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主任付林。 受访者供图

11月初,8个创业团队近30人在中山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参加了一场“初创项目孵化与路演特训营”,在创业导师的指导下,通过系统学习解决创业中的实际问题,形成新产品设计和项目路演方案。3天2夜的训练营干货满满,初创企业团队成员们都表示收获很大,不仅思路清晰了,项目的落地性也更强。

这种创业训练营活动还是第一次在中山的创业孵化基地举行,一手策划并使其付诸实施的便是中山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主任付林。到任这一岗位以来,付林一直不忘初心,用创业精神服务广大青年创业者,将基地办得有声有色,在“国字号”创业孵化基地的基础上,今年再上一个台阶成为国家级众创空间。

“助创业者起步,为创业者创造条件,伴创业者成长”是付林给基地的定位,也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多年来,他不仅手把手指导过数不清的创业项目,更和创业者们成为共同进步的朋友。

1 助力起步

给一个折腾的机会

为了当好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主任这个角色,付林首先考虑的是打造一个什么样的创业孵化平台、给谁打造创业孵化平台这两个核心问题。作为一家政府主办的创业孵化基地,必须坚持公益性原则;而作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就必须以宽容的态度、宽广的胸怀接纳那些拥有创业激情,满怀创业理想的年轻人们。

“来我们基地创业的人主要有三种:一是毕业5年内的大学生,他们做事有冲劲、想创业,但缺乏经验和资源,创业的成功率不高,需要的是一个折腾的机会;二是35岁以内的青年,他们已经在社会上积累了一定经验,大部分属于初次创业,希望来这里圆创业梦想;三是以创新为基础的创业者,他们手上已经有好项目,需要一个空间来实现其价值,往往创业成功率也比较高。”付林这样总结。对于初来乍到的创业者,孵化基地的责任是为他们营造一方施展才干的舞台,帮助他们在起步阶段走得更稳。在政策支持下,入驻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项目可享受免租、补贴等政策,但在付林看来,除了硬件和资金,创业者还需要更多“软”支持。

于是,中山市大学生创业基地在全市首推项目入驻前的答辩辅导——申请者对创业项目进行介绍,创业导师对项目方案从可行性到技术标准,从目标客户到营销模式,针对创业的各个细节轮番提问。有些创业者难以招架,只好回去再次思考,完善项目再来申请;有些创业者胸有成竹,答辩中说得头头是道,思路清晰,距离入孵就更进一步。

付林说,面对目前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和项目,越来越紧张的孵化基地场地和资源,引入答辩机制不仅是要对入孵的项目实行更加严谨细致的筛选,集中资源去进行帮扶,更希望通过这一过程帮创业者理清思路,不至于陷入盲目状态。

2 创造条件

打造孵化基地4.0

中山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是全市拥有市级财政支持两个创业孵化基地之一,也是拥有最多省级、国家级牌子的创业孵化基地。尽管有这些条件支撑,付林想得最多的还是怎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创业者,才配得上种种荣誉和支持。为此,他提出了“孵化基地4.0”这个概念,带领基地迈向“场地+服务+资金+资源”的新阶段,要求基地管理团队以保姆般贴身、贴心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创业项目,要求团队成员提升自身素质,已专业化的态度为创业者提供服务。

“也许是得益于我自身有工科和管理学的双重背景,加上经常与创业者交流,在面对一个新的创业项目时,我们能对它的市场认可度有一个初步判断和分析,也能够读懂它的创业逻辑,把握住它是否合理。”付林说,“老实说,创业孵化基地的管理没有模板,我们也是在不断摸索。如果对自己没有要求,就只能停留在低层次的物业管理。但是我认为,在创业项目的不同阶段应该得到不同的服务,因此基地要因应企业在起步、成长、运营、壮大的不同需要提供相应的服务。”

他认为,创业项目成功固然可喜,但必然不是每个项目都能成功,同时也不存在评价是否成功的具体指标。对年轻的创业者而言,个人能力的提升可能是创业道路上的更大收获,从这个方面来看,创业孵化基地也在努力地创造条件,帮助他们达成学习企业管理、提升就业能力、实现社会效益等多项成就。这次举办特训营,也是出于这一考虑。

首次试水的特训营,参与的团队既有来自孵化基地也有来自全市各镇区,他们在3天内经历了项目问诊、模式梳理、项目路演等环节,还引入了“私董会”等新概念,创业导师和初创企业团队一起经历了激烈、深刻、高效的讨论,也实现了项目的蜕变。

3 伴随成长

在交流中相互促进

在中山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浓厚的创业氛围影响下,付林和管理团队的成员虽然不是创业者,却一直用创业精神鞭策自己,用创业者的心态要求自己,换位思考不断提升基地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见证了一个个创业项目的成功与失败,也和许多创业者成为了朋友。

前不久,中山市创新创业大赛刚刚落下帷幕,付林在当晚就接到了一个参赛者的电话。“他们是从这个基地出孵的,这次获得了大赛一等奖。结果公布后,当天晚上就给我打电话分享喜悦。”付林欣慰地说,“创业者和我们管理者就是在创业路上相伴成长的朋友,看到他们的成功,我自己也有喜悦的收获。”

每一周,付林和基地管理团队成员都会花大量的时间走访企业,与创业者们交谈、聊天,了解项目的进展和他们对基地管理的意见建议,同时倾听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链接资源。在这个虚拟的时代,几乎所有的业务、服务都可以通过电子渠道完成,面对面的交流才更显得难能可贵,而就是在这种面对面的交流中,双方才能结下深厚的感情,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现在仍有很多已出孵项目不时回到孵化基地这里来,他们有的是遇到困难回来寻求帮助,有的是来参加基地组织的各种交流学习活动,有的是回到自己起步的地方为后来者传授经验。对他们来说,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已经是家一般的存在。

在这个面积为1.2万平方米的中山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截至目前已培育出4家高新技术企业,18个已出孵项目产值超千万元,这里每年为中山全市贡献900个就业岗位,1.2亿元产值,而取得这些成绩的企业全部都是从零开始。不过,让付林倍感自豪的不仅仅是这些辉煌的数字:“逢年过节我都会收到创业者的祝福,或者亲自来办公室拜访,让我感觉自己做的事情对他们、对社会真正有帮助、有贡献。”

 

原文链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6-11/16/content_7597625.htm

来源:南方日报 2016/11/16第AC04版 作者:记者孙嘉琳

上一篇:我校迎接“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专家组实地评估
下一篇:人民网一图读懂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