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系统  
首页 > 深圳大学 > 浏览文章

深圳特区报 甘当人梯,培养人才不遗余力

(编辑:深圳大学 日期:2016年07月12日 浏览: 加入收藏 )

          牛憨笨院士为深大培养了近70名博士硕士
 
 
  “不喜欢应酬,不追求物质生活……”牛憨笨团队的核心骨干成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焕文,1999年9月随牛憨笨院士团队一起调入深圳大学,组建光电子学研究所,与牛憨笨院士共同工作近50年。在他的记忆中,牛憨笨除了埋头科研,始终不忘把培养人才、扶植人才作为崇高使命,为此勤耕不辍、倾注心血。

  

      深圳特区报  甘当人梯,培养人才不遗余力

  自掏腰包 奖励学子
  作为著名的光电子学和超快诊断技术专家,熟悉牛院士的人都说,在科研上,他以自己坚韧而执著的科学态度做出了卓越贡献;在生活中,他更是一位仁慈宽厚的长者,非常注重对年轻科研人员的培养和提携。
  “在深圳大学光电工程学院有一项人人都熟悉的奖学金,叫‘牛憨笨奖学金’,获得这份奖学金不仅仅是一份成长的证明,更代表着老师的认可,是学院里至高无上的荣誉。”曾在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获得第九届“牛憨笨奖学金”的陈鹤介绍,牛憨笨导师从2005年开始,在深大设立了“牛憨笨奖学金”,每年用自己工资收入15000元,专门奖励从事光电子学和光子学研究的优秀研究生,奖学金每年暑假前颁发,直接由老师账户转给获奖者,十余年累计已有数十名深大博士、硕士研究生获此殊荣。
  “设立时他就承诺会坚持至其有生之年,他做到了。颁奖的时候,老师总不忘悉心叮嘱‘今后要更加刻苦钻研,追求卓越,勇于创新,在科研上有所建树’。”虽然已经离开深大,但是陈鹤对恩师的鼓励犹记心头。
  言传身教 诲人不倦
  岁月悠悠,转眼间,年逾古稀时的牛憨笨院士已是枝繁叶茂、桃李满天下。从1999年牛憨笨院士进入深大以来,总共培养近70名硕士博士,每一个他都全力以赴悉心指导。牛憨笨曾说:“我能做贡献的时代基本已经过去了,需要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科研当中来,他们才是未来科研领域的生力军。”
  由于高起点和强推动力,牛憨笨带出了一支坚实的学术梯队,一大批年轻的科研人才脱颖而出。在牛憨笨院士身边9年,先后用6年半时间完成硕士、博士,而后又在博士后工作站工作了两年多的雷耀虎,而今留在深大成了一名年轻的老师。雷老师还清晰地记得,当他还是研究生的时候,牛院士经常鼓励大家,要勇挑重担,要把科研问题想明白、想完全,不要一知半解。
  “你们得好好干!”在雷耀虎印象中,老师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只要老师没有出差,早上7:30到晚上10:00,雷打不动他一定在办公室里,因此,做学生的更不敢有半分松懈,他想到什么问题,就会主动找学生讨论,经常会进实验室亲自指导实验。老师指导每一个学生都亲力亲为,不管硕士、博士,他从不假手他人……老师的脾气很倔,可是在研究中,正是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性,将我们带往新的科研高度和崭新的领域。”在雷耀虎的记忆中,和老师在一起钻研的场景温馨而励志。
  奋斗一生 鞠躬尽瘁
  “牛老师不仅是科学家,也是教育家。”深大光电工程学院院长屈军乐,是牛憨笨院士上世纪90年代带出来的博士生,他从1999年跟随牛院士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来到深圳。24年间亦师亦友,而他对牛院士的看法始终如一。“敬业、低调,这是牛老师最让我佩服的地方。”
  2012年获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立项的《纳米分辨完整细胞三维成像的新理论和新方法》课题,从提出申请到最终通过,用了四五年的时间。屈军乐说,“最后拿到这个项目,对深大光学工程学科来说,难能可贵。这个项目如今已经接近尾声,而在生命最后关头,牛老师还召集项目组到他病房讨论研究内容。”
  “今年年初,去上海见导师,看到他卧病在床、身上插满了管子,当时老师已经不能说话,只能拿纸笔交流。”提及牛院士生命中最后的一段历程,博士生刘双龙哽咽地说,“因为完成课题难度很大,我问他能不能降低一点难度。老师说,再难也要完成,学术不能偷工减料,不能打一点折扣。”
  如今,牛憨笨院士当年所教的韶华学子,已成长为学术领域的中坚力量,他们紧紧跟随着老师的脚步,时刻记得导师的愿望:“将分分秒秒用于人才培养,用于我热爱的科研工作。”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


  

上一篇:深圳特区报牛憨笨让中国光电研究立足世界之巅
下一篇:第七届全球华人探究学习创新应用大会在我校召开

网友评论: